运营
-
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释放出三个商业信号
就在这周一,小红书迎来了“买手新时代”。 在小红书的市集首页、个人主页,甚至直播间和群聊入口,“买手橱窗”正以更醒目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此前,已经有00后大学生在宿舍测评床垫,月销售额破150万;设计师转型买手,50万粉丝基础获得单场直播超700万销售额。而现在,“买手橱窗”这一功能的升级,将进一步放大创作者的带货影响力。 对具备买手身份的创作者而言,此…
-
一条视频收入近百万,这位00后拍出了男孩们的青春遗憾
“原来爱情真得可以演出来。” 最近,抖音作者“《龙龙历险记》”(下文简称“龙龙”)的自制爱情电影《你回头,明天见》火了。截至发稿前,《你回头,明天见》不仅抖音累计播放量超1亿,还破了抖音的付费视频纪录,一条视频超135万人付费,累计收入近百万元。 《你回头,明天见》讲述了男主“龙龙”在昆明街头偶遇女主“王婕吐了”(下文简称“王婕”)后,一起经历相…
-
从选品开始打爆品!小红书爆款选品指南
颜值经济、功能刚需、情绪价值、长尾细分——每一种选品逻辑背后,都是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本文将从内容营销实战出发,拆解小红书爆款的底层选品思维,帮你找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绪通道,把“好产品”变成“热产品”。 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以 15-34岁女性为主,她们大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追求品质生活与社交价值。 这一群体的消费决策呈现鲜明特征:颜值驱动、功能刚需、情感共…
-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从“赛博树洞”到“AI男友”,再到“电子佞臣”和“心理咨询师”,AI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文章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年轻人对掌控感的需求、对情感支持的渴望,以及AI提供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时,文章也提出了关于AI情感依赖的反思,探讨了人类是否能够抵抗AI带来的情感幻觉,以及这种依赖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超出deeps…
-
2025年抖音中小商家的风口来了:不懂内容也能有增量
2025 年已经过半,运营社发现,本地生活行业的表现堪称“魔幻”: 一方面,在很多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本地生活赛道却迅速增长,市场盘子不断扩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从 21 年到 25 年,本地生活整体线上渗透率从 12.7% 攀升到 30% ,市场规模也从 19.5 万亿扩大到 35.3 万亿元。 另一方面,魔幻的是,行业里的很多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却表示…
-
从抖音FACT+全域经营拆解「东方甄选」的运营策略
编辑导语:近期,东方甄选作为新东方旗下的双语直播间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这背后成功的运营策略值得很多电商品牌的学习。本文作者分析了以东方甄选直播间为案例,分析了其全域经营方法论等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6 月,「东方甄选」作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随着董老师的走红而破圈了。账号粉丝从0到96.5万,用了半年,而从96.5万到1870.4万仅用了20天。 「东方甄选…
-
拼多多选品技巧
当“定生死”的选品逻辑遇上拼多多独特的流量机制,高手的判断不再依赖感觉,而是源自一套“方法+经验”的双轮系统:机会商品是方向盘、爆款竞价是雷达,搜索指数是时钟,而时间打磨的“碳基经验”,才是无人能模仿的硬核优势。本文将带你逐步建立自己的“品感力”。 俗话说:做电商选品定生死。同样的人,同样的玩法,品选对了,轻轻松松就能爆单,品选的不对,就算想破脑袋,也是起不…
-
小红书运营最容易忽视的重点!
本篇文章将带你回归营销本质,从关键词规划、搜索行为到评论分析,层层拆解用户需求的挖掘路径,帮助你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打造更有打动力的内容。 市面有很多小红书运营的技巧和方法,随手一搜如标题的20种写法;如何3天拿到有效客资?怎么制作高点击的封面等等。 我们很容易沉迷对技巧的追逐,却忘记运营最重要的内容,是用户的需求理解和洞察,因为每条笔记背后、屏幕背后活生…
-
新媒体人日常自检清单!收藏了
在新媒体行业,许多人面临着工作努力却缺乏成就感、难以看到成长的困境。为了帮助新媒体人打破这种迷茫,本文精心整理了一份“新媒体人日常自检清单”。涵盖从目标用户定位、内容选题、创作质量到用户互动和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关键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系统地反思和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 每一个新媒体人最不愿意见到的是: 工作几年,明明也很努力,经常加班熬夜追热点,却总没有成就感…
-
能帮你省几千块的新媒体产品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高效的内容创作与变现,是许多创作者和运营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你揭秘一种能帮你省下几千块的新媒体产品思维。 变现目标 做媒体,肯定是为了变现为最终目的,没有谁为爱发电,如果前期他是为爱发电,如田一鸣,纯折磨,但知名度和人设起来后,一个广告几十万。不止于此,有了流量和人设,他可操作的地方有很多,譬如:文旅推广合作、接广、带货、…
-
涨粉百万、首播GMV超500W,穿搭博主如何双平台“吃香”?
在竞争激烈的穿搭赛道,一些博主凭借独特的风格与精准的内容定位,在抖音、小红书双平台脱颖而出。本文以涨粉百万、首播GMV超500W的博主为例,深入剖析其成功之道,以及双平台涨粉的共性策略,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借鉴。 “穿搭要显贵,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下身基础,上身就不基础;上身基础,下身就不基础;上下都基础,配饰就不基础;里面基础,外搭就不基础;外搭基础,里面…
-
视频号公开「商品推广短视频」内容推荐机制
微信视频号首次揭开“商品推广短视频”的流量黑箱:好内容不是堆时长,而是“用户喜欢”说了算——商品露出要克制、剧情要真实、种草要顺滑;一旦硬广、搬运、虚假宣传踩雷,算法即刻限流。一句话,想拿微信的免费流量,先学会拍用户愿意看完的“软”广告。 近日,微信发布了一个《商品推广内容创作方向及规则指南》,详细回应了商家关于“视频号商品推广短视频流量分发机制”的集中提问…
-
新媒体小编的11个命运分岔
新媒体不再新,编辑不再是唯一的内容入口。这篇文章以“鱼塘”为喻,串联起十年间内容行业的变迁与个体命运的分岔,既是一次写作者的自我复盘,也是一场关于未来内容生态的深度思考。 2015年,你入行了。这是新媒体的黄金时代,之所以是黄金时代,是因为没长大的孩子才代表着时代的希望。纸媒们还没完全老,校园媒体甚至都颇有声势,一篇非虚构特稿的版权据说卖了800万,朋友圈里…
-
10后小孩靠做饭Vlog涨粉百万,戳中哪些流量密码?
二年级男孩站上灶台三菜一汤、菜市场砍价比大人还溜——当10后把做饭拍成第一视角Vlog,反差萌瞬间击穿全年龄层。百万点赞背后,是“美食+养成+真实”的内容三杀,也敲响流量与童年边界警钟。 见惯了打工人的生活日常,你见过小学生的放学做饭日常吗? 近期,一批10后“小孩哥”“小孩姐”凭借做饭Vlog在网络上刷屏,他们娴熟的厨艺与稚嫩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10后小女…
-
抖音、视频号出手整顿团播,要变天了?
近期,抖音和视频号两大平台纷纷出手整顿团播,发布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范,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一举措不仅为团播行业敲响了警钟,也预示着行业将进入一个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严打低俗内容、严禁宣扬大额打赏……抖音和视频号的团播新规来了。 近日,两大平台接连出手整顿团播,对违规行为进行公示,并称将视违规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最高处以封禁账号、清退…
-
社群运营纯靠感觉?附分析框架全攻略
很多运营者习惯凭感觉带社群,但在效果焦虑与预算紧缩的背景下,主观感知远远不够。本文通过一套可复用的数据分析框架,帮助你从“感受”走向“证据”,让社群策略有理有据、有的放矢。 每天打开社群后台,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头都大,到底怎么看数据,怎么做分析,我发现即使是3年+的资深私域操盘手有时也不太能抓准社群数据该怎么看,怎么分析。 今天新增200人,退群50人,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