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公开课打磨实战方法论:让产品的承诺与对方的渴望完美相遇

编辑导读:在线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质量,在这个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如何靠课程质量取胜呢?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如何打磨在线教育课程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线上公开课打磨实战方法论:让产品的承诺与对方的渴望完美相遇

你好,我是在线教育师资运营舒克。做运营一年多了,从考研项目到成人英语项目,再到现在的企业培训项目,我将自己和近十位老师打磨课程中踩过的坑,翻过的山总结为本篇。一是希望自己可以沉淀点东西,抓住每刻的灵感;二来能对你有一丁点的启发,就更超出期望了。

磨课到底磨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磨课其实是让课程产品的价值刚好被学员等质等量的感知到,就像放在天平两端,说白了就是老师要和学员同频共振,我暂且把这套东西叫做多元天平理论。理论之前,有三个近似底层的思维方式:

一、从来不是站在老师的“对立面”

不要想着将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一股脑的灌输给老师,快速的让老师“学会”推课转化,这样做只会让效果大打折扣。为什么呢?对于一位没有线上转化经验的老师来讲,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思维。

首先要确定老师真的理解我们的转化模式,其次要讲清楚我们公开课的目的,甚至是每一节课,每一句话的目的。带着这样的目的,也就是把自己的课程推荐给暂时或者以后有需要的学员,先按照自己的逻辑梳理出一套课程环节。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思路的基础上去细化,去优化,而不是再创造。只有老师讲出自己想讲的内容,才会感染自己,从而带动学员;相反,讲出“学来”的内容,是不会自在的。真诚从来都是打动人的利器。

对于有线上转化经验的老师,他已经具备自己的风格和授课方式,我们要做的也从来都不是否定和颠覆,而是站在他的思考角度,从他的优势出发去优化。就像韩国和日本整容最大的区别是,韩国是改造你的缺点,日本则是放大你的优点。不要只想着去掉缺点,让优势更加闪烁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二、每次多问自己一个问题

在我们给出老师课程建议之前,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建议?我是基于什么提出的这个建议?我提出的真的是一个好的建议吗?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自审观点,也许还会有新的灵感闪现,从而提出真正好的建议。当你提出一个真正好的建议时,你也会说服老师,他也会很好的吸收你的建议,效果事半功倍。

三、一个问题从来不止一个答案

磨课时间久了,我会陷入到自己的思维定式,好像我再也给不出更好的建议了。这时候怎么办呢?三点:换思路,换标准,换态度。不是只一味的强调课程优点才能打动学员购买课程,适当暴露课程“缺点”,可能效果更佳。比如:我的课程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听懂,必须保证每时每刻的注意力,也许会枯燥,但跟下来了,你就会掌握并会应用这个方法。谁说只有激情澎湃的授课方式才会打动学员?娓娓道来未尝不可。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提出的课程建议,别和自己较劲儿,去看看书,喝喝咖啡,没准儿灵感就会找到你。

接下来说说这个多元天平理论。为什么叫多元天平呢,因为天平每端放的可不止一个砝码。本着多问一个问题的原则,为什么要用天平作为工具呢?在我看来,一节好的公开课就是不断制造学员与老师之间的失衡与平衡。那天平两端都可以放些什么?

第一组:老师与学员的认知

课程一开始我们就是要制造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认知失衡。那来看看制造失衡的砝码。

砝码一:老师的权威背书:自述履历或者他人背书。老师给学员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可以让学员崇拜的,至少专业能力要让学员崇拜,他才会以你为目标,跟着你学习。

砝码二:颠覆性的观点:课程一开始老师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是吸引学员继续听下去的关键。我们可以采取预言验证的模型,例如:信不信5分钟我可以让你记住一首古诗,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接下来再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后见之明,先给学员立一个flag,让他带着挑战去学习,紧紧抓住他的注意力。

第二组:课程价值与学员对课程的感知价值

一开始制造了学员与老师的认知失衡,成功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后,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员可以等质等量的感知到课程价值,达到课程价值与学员对课程感知价值的平衡。为什么是平衡呢,难道不是学员对课程的感知价值超过课程本身价值更好吗?很简单,超出的那部分价值你用什么来承诺呢?所以,切忌过度承诺。

砝码一:学习动因

很多时候,我们一味的强调课程的价值,却忽视了学员内心真正的渴望。就像你去药店买药,一进门医生就和你推荐感冒灵,说成分好,效果好,天花乱坠,但其实你并没有感冒,只是拉肚子,你需要的也不是感冒灵。所以搞清楚学员内心真正的渴望,才会一击即中。我喜欢用“真正的渴望“来代替”痛点“,因为痛点往往是渴望的外在表现,解决痛点,不解决渴望是治标不治本。例如:记不住单词是痛点,但想要记住单词的理由是渴望。可有的学员就是那群没感冒的人,要怎么让他们买感冒灵呢?也许这次你没有感冒,但不代表以后不会,也许你不会,但你的家人,朋友不会吗?你买的是有备无患。换到课程中是一样的,技多不压身,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积攒多一种的可能性,你要告诉学员,帮他找到学习的意义。

砝码二:引发共鸣

为什么我们的课程中要插入往期学员的评价?究竟目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所有的案例都是为了和学员建立关键联系,引发共鸣。那什么才是真正好的案例呢?毋庸置疑,可以和学员建立链接的案例,包括以下三点:有趣性、故事性、启发性。一个好的老师一定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摆在屏幕上的评价截图是死的,但老师讲出来的故事是活生生的,也是最打动人心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每个案例和学员的连接点,例如对于一个全职妈妈来说,职场案例就真的不能触动到她吗?如果你说,家庭就是她的职场呢?我们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止一个身份,我们的多重角色也会帮助我们链接到各个场景。一个真正好的故事,无论你是谁,听了都会有所触动。

砝码三: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是学员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效果包括即时效果和延迟价值。即时效果包括:明确的预期、实用的方法、工具的操作、思维的点拨、解决了当下的问题等。延迟价值包括:抵抗知识焦虑的自信、解决问题,抓住机会的能力、优质的资源人脉、自身内在的成长等。在塑造课程的价值时,万万不能忘记这些长远的价值,这些后置的回报。那如何展现学习效果呢?互动、训练、作业的设计就格外的重要,当然,还要加上“引发共鸣”,用别人的故事去感染去影响,让学员相信,他真的可以做到。

砝码四:参照对比

目前的现状是,同品类课程同质化非常严重,你想要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打出差异价值。《孙子兵法》云: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我们的课程设计要众星捧月式,着力去突出优势,当你在某一个点上做到极致,那你和其他课程的差异也就显现出来了。所以课程的设计要详略得当,不能贪多,要有高光时刻。其实着重想说的就是这一点,还有几组对比也要参考一下:学还是不学?(此处关注学习动因),跟老师学还是自己学?(此处关注学习效果),跟我学还是跟谁学?(同品类下的差异价值),现在学还是以后学?(此处关注学习动因)。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如果没有对比,“好”就没有意义。

以上,是我对磨课工作的一些小思考。其实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就知道他一定是不完美的。因为文字无法诠释你当时脑子里所有的奇思妙想,说出来的,写出来的都是大脑里的冰山一角。不过,总结梳理的过程也是好的,可以让自己静下来倾听“心语”,洞察内心。当你具备了“洞察”的能力,磨课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文章标题摘自林桂枝老师的《秒赞》,感谢桂枝老师,给了我很多灵感。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

(1)
运营喵的头像运营喵官方
上一篇 2021-04-01 10:41
下一篇 2021-04-03 09:5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运营喵VIP会员,畅学全部课程,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