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产品:产品力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威力

把产品的思维和方法论贯彻到生活中去指导决策,这是产品人的优势,我们不能白白浪费掉。

无处不产品:产品力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威力

产品大神梁宁说过: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我对这句话深表认同。

这些年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工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产品人来说,工作上锤炼出来的产品能力,在人生经历中也绝不是孤立的。不少人有这样的理想:上班就是专注地工作,下班就是单纯地生活,要将生活和工作严格切割。其实仔细思考,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我们都知道查理芒格著名的思维模型理论,要学习各个领域的思维模型,并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论中,互相贯通。其实最终的目的是:用在生活中,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那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型呢?产品经理有一句自豪又自嘲的名言:“产品经理是轻量级的CEO”,说的是产品人其实要有广泛的知识和多样化的思维。我们需要懂一些心理学、潜意识甚至催眠术的东西,我们需要了解人机交互的理论,我们需要懂得分析市场、分析各种各样的产品,我们需要懂美学,我们需要精通逻辑学。甚至高端产品人已经将做产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那么你是不是应该把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好好啃一啃呢?

回到主题,产品人需要学习、思考这么多的东西,实际上在提炼这些知识的核心并内化到我们的思想中之后,我们就已经具备了强大的产品力,这个产品力不是狭义的,它完全就是人类核心知识的一部分,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凝聚,这样的强力技能,怎么可能只用于工作中,而在生活中无所体现?

实际上,产品力在生活中处处体现。

抽象的概念空泛乏味,我这里就试图总结两个生活经历中运用产品力的例子,抛砖引玉。

一个是关于家庭关系的,另一个是关于车牌摇号竞价的。

第一例:一个丈夫如何经营好家庭关系

一个新晋丈夫,经营好家庭里父母和老婆的关系,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因此也成了连续剧的热门主题。这个难在哪里呢?我们试着用产品的角度来观察。

我们知道,做一个新产品,或者是做一个创业公司,在开始的时候,单点切入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多方的平台产品或公司,除了极少数资本丰沛高举高打的公司之外,其他的基本很难做好。

而婚前两个人的生活,在结婚之后,不管你愿不愿意,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平台级别的产品:它的用户包含了老婆、父母、岳父岳母,很快还要再加上一个小朋友,总共四方。是的,你要设计好这个产品,意味着你要同时冷启动且服务好这么多用户,当然是很难的一件事了!

难并不代表做不好。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每一方的需求,权衡每一方的优先级,一步步迭代优化这个关系网,让大家不断磨合,最后顺畅运转,然后走上人生巅峰。我们一个个来看:

(1)老婆

和你很熟悉,对你有依赖。做为岳父母家庭的人,突然转换到另一个家庭,不适应的问题是突出的,和父母的磨合也是关键的。她的核心需求是:我不是外来的,是这个家里重要的一份子。对老婆的经营,应该围绕着满足存在感、重要性的心理需求来进行。

首先,要不断适时传达“爸妈常说我们就是一家人,你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一样”;其次,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妻子和父母融洽相处的场景,然后不断有意识创造这样的场景,例如我妈和我老婆都喜欢喝烧仙草,我就经常买来一起喝,增进家庭融洽的同时也增强了老婆“一家人”的感受。最后,父母和老婆有时候还是会闹矛盾,这时候就要做好润滑剂,两边说好话,好话的重点当然是“对方其实很重视你,只是这个问题他们的想法怎么样”,让双方都缓解下来。

(2)父母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他们无私为我们付出,到老了最主要的诉求当然是子贤孙孝了,所以在生活中,要处处把孝做到位,而且还要放大。例如老婆有时候会关心老爸咳嗽是不是要去看医生,她只是私下和我说,我就在爸妈那边说,并且说是老婆问你去不去看医生,从而让父母感觉到,这个媳妇是对他们好的,是孝顺的。

(3)岳父母

虽然不在一起生活,但对这个家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们直接影响了老婆的状态。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女儿过得好不好了。所以,满足岳父母这一方的需求,最核心的是要不断传达“你女儿在这边过得很好”了。你升职了加薪了,都不要瞒着掖着,适当说或暗示给他们吧!

结语:其实家庭生活比上面精简版的描述要复杂得多,也是最考验一个人处事能力的事情之一,怎么样经营好,我们产品人需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发挥分析力和执行力,帮助我们过上美好生活。

第二例:深圳车牌

深圳是2015年初开始实行车牌限号,方案是竞价和摇号同时进行。我那时候还没有买车的打算,原本的计划是等有小朋友之后再买车方便出行。但是听到深圳车牌要开始摇号和竞价之后,我基本是立刻就启动了思考:能通过摇号得到车牌吗?不能的话,竞价需要多高成本?竞价的话,价格会怎么变化波动,什么时候出手最合适?这些问题,直接就要影响我的决策了。

好,那我们就一步一步来。

首先,分析一下车牌摇号竞价这个事是想解决什么需求,这其实满足的是政府的一个需求:控制自驾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对于这个事情中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潜在车主,其实体验是非常不好的。

对于政府这一方,我们不用研究政府本身,因为政府的诉求其实都已经体现在规则的制定上了,而且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不是对等关系,潜在车主要做的,只能是去适应政府的规则。

1. 摇号分析

我们先调研下,规模庞大的潜在车主们,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深圳没有驾照持有人数量的直接数据,我们从间接数据分析:2015年全国驾驶人数量(持有驾照的)是3.27亿人,占人口比例25.15%,深圳人口粗略按1800万算,那深圳的驾驶人数量就有452.7万。具体要进一步精确,还得配合其他数据。

首先是全国的私家车数量和汽车驾照持有人数量的比例,根据数据,这个比例大概是2:3(刨除了货车等营运车),也就是3个有驾照的人,对于有两台私家车。再看深圳的机动车保有量,这个有直接数据,2015年是300万左右,如果按这个2:3的比例反推,那深圳的驾照持有人应该是450万。好,两个数据基本对上,我们就取2015年深圳拥有小汽车驾照人数为450万吧。

这450万持有驾照的人,还需要刨除已经有车的人。这个就是450万-300万=150万了。再按政府的摇号规则,有驾照还不一定能摇号,必须要有深户,或者有居住证且缴满医保2年,我们且估算这个条件会把三分之一的驾驶人淘汰掉,留下了100万吧,这100万,就是深圳有驾照而还没有车且有资格摇号的人,也就是潜在车主的基数,其中也包括了我。

最后再看下每个月放多少摇号,大约是3000个左右,看起来3,000:1,000,000,0.3%的比例,这也太低了,没法玩啊!这时候你一定会说,这100万人肯定不会全部去摇号啊,但是政府摇号规则里,只要你报上了名,就会连续好几期一直自动参加摇号,然后还有一点,就是每年放出来的号解决掉的需求,远远赶不上每年新增的30-40万的新增驾驶人,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摇号中签比例一开始一定大于0.3%不少,但最后很可能不断趋近、甚至低于0.3%。

摇号,除非一开始运气就很好中签,后面越来越难,难到你绝望。

2. 竞价分析

摇号不靠谱(对于不着急用车的可以,对于过两年就是刚需的人就不靠谱了),那看看竞价怎么样?

竞价是更有意思的分析,我的方法是搜集已经实行了竞价的城市的价格变化趋势,从中挖掘用户心态和各类影响因素的变化,来得出一些有指导性的结论。这里面价格的波动、平均价和最低价的互相影响、参与人的心态变化、季节性的因素影响,都会导致每一期参与的人数和价格会有较大波动。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1)价格和心态变化

开始最有趣,大家都没有任何参照,出多少钱合适?情况就变成:蒙,出价随机性强,价格分布广,低价和高价差距大,导致的就是前几期均价高但最低价低,是入手的好时机。

接下来,大家发现了最低价的秘密后,入场人数就会迅速增多,就要出现连续的涨价了。

(2)平均价和最低价

高平均价低最低价会引诱大家入场,反之则会让大家观望。

(3)季节性波动

长假会影响竞价,尤其是深圳这种候鸟式城市,临近国庆和过年的这种时机,对很多东西有直接影响。例如分析发现,临近过年时,价格就有较大概率会下跌,原因就是大家准备回家过年,没空上去竞价了。而过年后,兴冲冲回到深圳,想起自己手里有驾照但还没车牌,又是要上去竞价一番,价格又会上去了。

这么分析下来,我就决定在前三期一定要搞定,前三期均价还在两万多的时候,我果断出价10100,拿下了车牌。

总结

以上两个例子并不一定正确和完美,但重要的是把产品的思维和方法论贯彻到生活中去指导决策,这是产品人的优势,我们不能白白浪费掉。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

(0)
运营喵的头像运营喵官方
上一篇 2018-08-22 14:48
下一篇 2018-08-24 15:5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运营喵VIP会员,畅学全部课程,点击查看 >